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作者:颜烁
情绪是一种能量,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转移!
材料一:
C老师日精进:对课堂上有情绪波动的学生,需要课下特别关注。今天上五年级优升班,以往一直积极的H同学突然沉默了,也不愿意配合。课下我便立刻走到他身旁去细聊,了解原因,帮助他调整状态。接下来的课堂就很顺利了,H同学又活跃了起来。班级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并及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课下主动找特殊的学生沟通,帮助调整学生状态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增强了粘度。
材料二:
Y老师日精进: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变,但可以适当调整。今天上课小五一对一的孩子在做拓展部分的练习时因为是自己不擅长的所以很抗拒,还闹脾气,我和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你闹脾气而不给你上这部分的内容,就像小升初或者以后得中高考老师不会因为你不喜欢而不出这类型的题目,在发脾气的时候我也静静看着他,等他稍微情绪稳定的时候就让他喝点水开一下玩笑,他的状态也调整过来了。课后和蕾蕾交流,她给了建议是可以两种内容一起上,适当调整。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面对来自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在面临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等问题时,智慧时刻在接受着挑战。
2016年一个心理学家给笔者推荐一部迪士尼和皮克斯拍摄的卡通电影《头脑特工队》,故事随着一个名叫莱利的11岁小姑娘跟随家人从明尼苏达到旧金山慢慢展开。对11岁的女孩莱利来说,成长是一条崎岖的道路。当他父亲要去旧金山开始一份新工作时,她也不得不离开她原本的生活跟随家人搬迁。
像我们所有人一样,莱利被她的情绪所引导着,它们是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这些情绪都居住在莱利脑中的情感控制中心,在那里,它们帮助莱利,并在日常生活里给她建议。 当莱利和她的情绪要面对在三藩市的新生活的不适应时,情感控制中心总部的动荡也随之而来。
![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快乐(Joy)、悲伤(Sadness)、恐惧(Fear)、厌恶(Disgust)、愤怒(Anger),这是女主角Riley脑内的五位情绪司令官,也是《头脑特工队》定义的五种基本情绪。而电影表达了情绪无所谓好坏,在不同的环境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表达情绪是自然流露。而当孩子长大,如何健康地表达情绪的能力就需要学习了。
特别是初三、高三孩子压力大的时候,健康地表达情绪尤为重要。最近几年“抑郁”这个词很流行,抑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不会表达情绪了。而情绪就像一个钟摆,表达痛苦情绪的能力和表达快乐情绪的能力是成正比的。当一个人不会表达情绪,生命状态也会成为一潭死水。
情绪不好自然状态不好,自然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有思教育书坊
接纳并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在很多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比如考试成绩差了,跟好朋友闹翻了,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等,带着满腹的委屈、悲伤或愤怒回家时,得到的不是理解和安慰,而是父母的否定和斥责:
“你真令人生气,数学又没及格。”
“哭丧着脸干什么,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让你吃好喝好,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老师批评你一句也没什么,干吗摔东西!”
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绪,不明白孩子的情绪只有被接纳之后才能去处理。父母的直接否定,只能给孩子不好的情绪火上浇油。
当我们这样做时,其实是忘记了情绪是一种能量,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转移。
情绪:
情绪有两种能量,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负面的。正面情绪能激发人的热情、活力,带给人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消极情绪则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导致死亡。
其实,不管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一种能量、一种资源,都有自己的功能,都是潜意识在保护我们的信号,教我们从中学习。
愤怒是攻击对方保护自己的力量,是强大的向外的,如果不表达愤怒,愤怒就会转过来伤害自己。恐惧是逃避伤害保护自己的力量。
悲伤是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时的情绪,这种力量可以转移我们的焦点,使我们注意到自己还拥有的东西,明白曾经的失去意味着曾经的拥有,使我们学习到珍惜当下拥有的人和物。
当我们看到负面情绪背后的正面价值时,就可以把这些情绪转换至正面的方向。
调节情绪工具箱
把情绪用声音表达出来,情绪就变成了声能;用动作表达出来,情绪就变成动能。
所以,处理情绪的方法应该是写出来、画出来、讲出来、唱出来、蹦出来、跳出来……总之,用正面的行为释放出来,负面情绪就会变成一种创造的力量,反之就变成了破坏的力量。
我们常常忘记了孩子有生气、痛苦和愤怒的权利。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否定、设法阻止或回避:“不准生气!不准哭!”“胆小鬼!给我勇敢点!”
孩子在小的时候,当他的边界被侵犯时,用苦恼生气来表达是他情绪体验发育的需要。如果不能在阳光下去发泄,那么这个情绪就会在黑暗中储存起来,最终反过来伤害到他自己。
负面情绪积累得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偏离正轨,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要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因为只有先释放情绪,才能将情绪转化成为正面的能量。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吉诺博士指出,要达到安抚孩子感受和情绪的效果,父母应把孩子的感受再向他说出来,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这样做。
比如,你可以这样去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我知道你失去心爱的玩具熊很伤心,很希望能找回来。”
“我明白你之前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而成绩单依然不理想,你很烦恼。”当你要消除孩子的怒气时,也只需要简单地承认孩子的情绪和抱怨,而不是去要求孩子放弃愤怒、担心、失望等。
吉诺博士说:“大多数父母试图说服孩子,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抱怨很不公平,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们意识不到这种做法没有用,这样做只会导致争论和气愤。”所以,我们常常说,你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
处理问题前,先处理情绪。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跟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接纳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并选择一些正面的方式去转移情绪,如唱歌、打球等,而不是吼叫、摔东西。
——《有爱还不够》
![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有思教育札记: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